楼市调控土地市场缩水 地方政府难脱财政依赖

2012-02-08  来源:未知  编辑:宋羽欣  阅读()次

 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土地财政会制约地方的产业发展,并容易引发征地和拆迁中的纠纷。而杯水车薪的房产税显然无法成为理想的替代者。事实上,受调控政策的影响,近3年来地方政府不断下调土地出让收入预期。分析人士认为,若坚持当前的楼市调控和土地执法检查力度,未来多数地方政府都将迎来一个艰难的转型期。

挣脱不了土地财政的依赖
挣脱不了土地财政的依赖
 

  公开数据显示,2011年上海完成土地出让收入1491亿元,在2009年之后,再次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。北京、苏州、天津和重庆紧随其后,成为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最高的5个城市。

  在土地出让额动辄达到上亿元的时代,土地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不可忽视。据上海市财政局消息,2011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29.8亿元,以此计算,土地收入占2011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43.5%。同样,2011年北京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06.3亿元,比上年增长27.7%。而同期北京的土地出让收入达1233.68亿元,土地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为41%。在重庆,这一数据为28.2%。

  除重庆外,北京、上海两地去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均同比大幅上涨,而土地收入则有明显下滑。由此不难发现,在2010年,两地对土地收入的依存度甚至更高。平均计算,上述5个城市2011年的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的依存度超过30%。

  事实上,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,去年的土地市场并不景气,不仅流标、流拍出现的频率颇高,单幅地块在成交总价和楼面价上,也均未出现新的“地王”。为何土地仍然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依赖?分析人士认为,为维持昂贵的地方财政支出、地方投资,并偿还地方债务,政府推地的积极性并未减退,尽管单幅地块交易价格有限,但土地交易总量仍居高位。

  在一些城市化进程起步稍晚,且缺乏足够产业支撑的二、三线城市,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更加强烈。短期内,多数城市还难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。

  自2004年以来,招拍挂成为主要的土地出让方式,这不仅推高了地价和房价,也为地方政府开辟了一个重要财源。近年来,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持续维持高位,对土地的依赖有增无减。这种情况在2010年达到顶峰,当年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达到创纪录的2.9万亿元,北京等地的土地财政比例达50%以上。

  但经历了近两年的调控之后,今年的矛盾可能会激化。分析人士认为,2011年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。而按照审计署的数据,今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、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与其他相关债务三类共计1.84万亿元,这让2012年成为地方政府偿债最为关键的一年。同时,保障房建设等财政支出也将花费巨大的资金。

  近日,北京、上海等地已开始下调今年的土地出让收入预期,若按照预期,今年将是两个城市3年来土地出让收入最低的一年。 进入1月,土地市场冷淡依旧,在北京成交的20宗地块中,全部为底价成交。若调控形势持续,地方政府如何度过土地财政的“严冬”?


责任编辑:(0352房网)


上一篇:重庆冲进保障性住房试验最前线圆市民住房梦想
下一篇:全国近半数城市陷入下跌局面被贴上零成交标签
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    版权与免责声明:
    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0352房网0352fang.com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本网,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均要注明来源本网站,否则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!
    2、本网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,如我们的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其删除。
    3、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,如有虚假房源请及时举报,一切房源交易与本站无关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