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地楼市成交量恢复性暴涨 30余城微调见效
来自媒体的统计显示,2011年下半年以来,已有40余城市微调了地方的房地产调控政策,其中有30余个城市成功实施了这些政策。
据数据显示,截至5月的前29天,北京、南京、广州、宁波等多地的商品住宅(部分城市为商品房)的成交量都已经超过了2011年同期。
部分城市5月成交量超2011年同期
中房信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北京5月的成交量已经达到110万平方米,而4月的成交量仅85万平方米,3月更只有82万平方米。2011年5月的成交量则为75万平方米。成交量明显增长。
类似的还有天津。虽然5月份还没有彻底结束,但成交量已经达到77万平方米,已经超过了4月的61万平方米和3月的72万平方米,并且略高于2011年5月的76万平方米。
中房信的数据显示,在30个城市中至少有20个城市的成交量已经超过了2012年3月和4月份。而这些城市或多或少有过微调当地楼市调控政策的纪录。
以北京为例,此前11月25日,北京市住建委和市地税局发布通知,放宽北京普通住宅认定中的房价标准,按照房屋的区位不同设定了不同的房价标准。调整后,北京市70%以上的购房家庭能够享受税收优惠。3月份,北京的部分银行又向首套房的购房者提供9折甚至更低的优惠贷款利率。
这些政策都对北京市场的成交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。整个5月份,北京市场的成交量超过了110万平方米。而据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说,这一数据实际还是滞后的,仅仅只反映了5月前27天的成交量。
与北京情况相同的是,在对地方的楼市调控政策微调之后,包括扬州、合肥等多地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均出现了节节升高的势头,只是幅度没有北京那么大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战军说,对于5月前四周的成交数据,他从两个不同的研究机构获得了两组不同的数据。一个数据表明24个城市较2011年5月成交量增长,另一个数据是50多个城市较前一年增长。无论哪个数据更接近于事实,有一点可以肯定——成交量的同比上升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。
与调控政策微调密不可分
各地出现的成交放量,是否与各地楼市调控政策的预调和微调有关?多数业内人士认为,的确是与政策的微调有一定的关联。
薛建雄说,诸如公积金贷款政策的微调,大大提高了普通购买人群的购买力,使他们有能力入市,提高了成交量。
而李战军指出成交放量,有大型房企降价的原因,有一直受抑制的刚性需求集中入市的原因,也有季节性原因。但他还是承认,市场的成交回暖与高层对楼市调控的微调密不可分。
各地的成交量暴涨 会不会使各地重新叫停微调
一些业内人士所期盼的限购令的终止,也会更加遥遥无期。房地产专家陈晟认为,限购令放松的可能性的确不大。从目前的政策指向来看,所有的楼市微调政策,都是更多鼓励刚性需求的自住购房者入市,但对投资和投机性需求的打击,并没有一点点放松。上述政策可能会延续,未来开发商仍然需要通过价跌量升来刺激市场。
而李战军则认为,面对经济下滑的压力,中央层面的楼市调控放松的政策也有可能出现,取消限购令等调控政策,也并非没有可能。
上一篇:前五月北京签约量猛增 低价项目为成交主力
下一篇:5月楼市成交暴增五成 刚需盘大卖价格也没跌
- 发表评论
- 最新评论进入详细评论页>>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0352房网或0352fang.com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本网,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均要注明来源本网站,否则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!
2、本网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,如我们的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其删除。
3、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,如有虚假房源请及时举报,一切房源交易与本站无关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今日导读
- 北京8月新建住宅成交量创新高 同比上涨117%
- 天津上周新房成交量涨价跌 价格环比下降3.11%
- 青岛:7月新房二手房房价继续下行 成交量上行
- 武汉7月楼市销量创26个月新高 房价微幅上涨
- 7月广州市房价创新高 全国百城指数连续两月上涨
- 6月70城市房价环比下跌 青岛二手房连跌11个月
- 6月25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上涨 上涨城市增多
- 济南7月首周成交1284套 成交量略显“低迷”
- 内地百城房价9个月来首次止跌 环比上涨0.05%
- 北京六月成交量似强心剂 房价上涨有如弦上箭
更多热销楼盘
- 楼盘名称
- 商圈
- 均价
图文热点
房地产数据播报
- 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
- 全国楼价呈现微涨态势 环比价格均未超0.5%
- “新国八条”出台 北京楼市3个月周成交现腰斩
- 陈必安:地产行业的改变必定伴随着困难
- 邓浩志:商品房利润不得超10%不具操作性
- 周俊生:开发商成楼市反暴力的正面教材
- 发展房地产金融重在落实差别化房贷政策
- 米易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
- 余丰慧:开发商坚持房价的决心不肯动摇
- 刘植荣:全国房价即将拉开持续下跌序幕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