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对于万科来说,前一百位的企业,他们能够有业绩的增长,五百亿到一千亿,规模不用涨,价格翻一倍就可以了。万科两三百亿也就是几年前的事。在这个过程中二三线城市一定是他们重点的市场布局。尤其在一线城市今年受到调控,销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。二三线城市2011年一到六月份是量价齐升,尤其是七月份,当国务院说要对二三线城市也进行限购扩容的时候,再一次的爆炸。我开玩笑,应该给国务院发佣金,这绝对是一次很好的刺激。接下来的二三线扩容也是政府调控失误的一个延展。一线城市我管住了,起码他们认为现在是管住了。只不过接下来是巩固成果的问题。二三线城市要进攻了,因为二三线城市仆上来了,价格涨势堪忧。
所以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控。既然证明了在一线城市以往所有的调控政策都无效,只有先够看来是有效的,那我就照单抓药。问题肯定是地方政府是有抵触的。原因很简单,就是你要我发展地方经济,你又让我建保障房。我钱从何来?而且一线城市的限购情况已经显露出,起码量是下来了,开发商拿地的意愿下降了,土地的储备接下来很可能卖不出来好价钱。甚至很多二三线城市或者四线城市在偏远地段卖不出去了。不仅二三线城市,一线城市,像北京,我们现在很多数据是靠猜的。我说中国真正最大的房地产商不是万科,是北京政府。
房地产,既包括房产,也包括地产,万科一千亿,北京1600亿。而且他也很懂控盘,形势不好的时候我先不卖,北京国土中心是地产商,他是最大的。即使是这样,据说他在土地储备上的贷款两千多亿。今年如果卖不到1600亿,他怎么还钱?北京还算是有钱,那么多土地放在那里不愁卖。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就缺钱缺得厉害了。地方的融资平台据说是十万亿,现在还要允许他们继续来扩容,来做保障房,拿什么还?这个矛盾是很明显的。地方政府不能逼着我只干一件事。或者为了争荣誉的,我就限购了。我觉得这个谈判的过程会很长,要看表现,你是为了在这一任上把事干好。还是说这一任我马上要换届了,我不管了。二三线城市换届换得差不多了,马上新的要考虑五年怎么干。不会2011年博一个表现,2012年就升了。
二三线城市的扩容有没有必要,限购肯定是,你说要违法也好、不合理也好,肯定是有问题的。但是我们现在一定是用一个错误在掩盖另外一个错误,房地产的问题既是整个经济的问题也是结构问题。我们这已经讲了四五年了。我一直在提一个观点,房地产要解决问题,一定是高端商品房要市场化。你限购可以,因为限购不是说不人让买房,是不让人多买。普通商品房,90平米以下,北京可以扩展到144平米以下永远限购,哪天都不能松。就是不能让投资和投机的市场进入到这里面。因为这是跟白领、跟首次置业者、跟年轻人的购房利益是息息相关的。现在年轻人为什么要买房?他要赶上财富增值的列车。如果房子现在都在跌,谁去买?这是很关键的。
所以我觉得普通商品房要限购。高端商品房,你让他去美国买,不如让他在中国买。土地要卖出去,卖出好的溢价来。普通商品房要限购,要非市场化。第二,保障房要合理化。一个,量不要那么大,3600万套,要不就吃不饱,要不就撑死。任志强说都没有那么多工人来盖。土地又必须要卖高价,这又是一个死结,允许他挪用公积金,地方平台已经是一个大窟窿了,发改委说,只要你建保障房,我同意你继续贷。今后这些问题都要出来的。第三,土地价值还是要最大化,既然你认为土地是全民的,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掌握的一个资源,你说不让他去卖高价,他怎么获得一个好的收益?只不过不要在普通商品房上卖高价,在真正的商品房上应该卖出高价,钓鱼台30万一平米,你让他卖吧,30万美金一平米也可以。在这种情况下限购应该是结构化。不要再一刀切了。普通商品房可以限购,高端商品房不要去限购,郊区不要去限购。包括北京既然你限购完了以后,廊坊为什么要限购?你让北京的需求能够释放出去,同时把河北的经济也带动。
你这样围追堵截,他本来要到廊坊买房,你一限购,他又回北京了。这都是脑子进水,吃错药的人。二三线可以限购,但是一定要结构化、一定要有手段。所以要进行适当的调整,我觉得在二三线城市的问题,必须面临这一届政府在2013年还是会继续维持稳定。现在的调控,这个药绝对不是治病的药,是化疗的药,维持你暂时不要恶化的药。我们现在就是维稳。我说过,现在的调控是中国最大的维稳工程。整个的结构和思路和维稳是一样的。没有人治本,我就是治标的,我就是现在别出事。时间换空间,以后能不能解决不知道。在这样的思维里面一定要清醒,二三线肯定还要惯性扩张。
现在很多人拿了两千亩,现在大家的思路是说,这个地方以后是二三线,以后会像一线一样。现在某个地方不成熟,就会类似于北京以后的望京一样,大家这种思维很可怕。认为二三线一定会成长为一线,偏僻的地方一定会变成市中心。我认为现在二三线的调控给大家敲了一个警钟,大家不能只求惯性的发展,只求规模。那样一定是会出问题的。包括有些城市只限市区、不限郊区。济南量价齐跌,但是青岛量上去了,但是价格下来了。青岛就是只限市区、不限郊区。
0352房网:这次我们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悖论。限购、限价、保障房建设,保障房建设现在是占用大量资源的。而城市化进程又是我们这一轮城市发展的主题,多少个城市在扩,在爆炸性增长。最近我老家安徽的巢湖要把它一分为二,一部分给河北,因为河北要成立一个千万级的城市,不够地方。另外一个放到芜湖,芜湖属于安徽双河战略的核心。成为一个城市扩张,在城市扩张中怎么办?还是靠建房子、建商业、移民、做商业区、做新城区。如果遭遇限购的话,或者遭遇一刀切式的限购。先不问消费者怎么样,作为开发商陈总,您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?
上一篇:任志强:保障性住房成为政府政绩的展现
下一篇:陈宝存 :保障房市场出现调控与分配误区